close

「人際剝削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【內容介紹】
 

你所不知,但卻時時痛苦。
一種在華人文化裡,扼殺關係的最大劊子手──人際剝削。


  領先全球,由洪培芸心理師首度提出,在華人文化中,總是以不公平,甚至是殘忍方式壓榨對方、扼殺彼此關係的「人際剝削」。

  到底是從哪一個時間點或環節開始改變的呢?
  對方的得寸進尺,以及無理不饒人。

  婆媳:「你究竟是有沒有打算要生啊?」媳婦不斷接到婆婆的「催生」電話。
  職場:「這次外派,還是你去好了。」單身的她,永遠是老闆外派的第一人選。
  婚姻:「我老公三年不工作,全家都靠我養,我好累……」
  情侶:「我們在一起一年多了,但他從不對外公開我們的關係……」

  在強調以和為貴、為大局著想、鼓勵大家當好人,彼此界限不明的華人社會裡,我們很難拒絕被人際剝削,甚至我們更常──
  自我安慰:「他都是為我好。」
  自我麻痺:「我再忍一下,他就不會再氣了。」
  自我催眠:「我是因為在乎對方感受。」
  自我歸咎:「是我不夠乖(孝順),爸媽才會這樣對我。」

  但,這些只會豢養出關係裡的怪物,讓彼此的關係更走向凌遲與傾斜。

  曾經是妻子、媳婦角色,如今卸下的洪心理師,她能理解一般人面對人際剝削的難處,但她更想表達,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去處理「人際剝削」的困境。

  首先,請正視你心裡的不舒服。其次,你的犧牲與隱忍,只會讓對方軟土深掘,所以學習說不,以及立下界限,才是長遠地對關係好。

  最後是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帶著傷,這些傷一寸寸地斲傷自我,但現在長大了的你,除了為傷口上藥,你還可以一片片地將自我尋覓回來。而在這過程裡,你會疼痛、受挫,但你也會看見越來越茁壯的自己,以及越來越喜歡,且能接納的「不完美」的自己。如此,你才能過好自己的人生。

  洪培芸心理師:「在我人生最低潮的那一年,跟多數人一樣,有過不想活的念頭,我在心中死過無數回。

  受重傷後的每個瞬間,我都有機會變成一條毒蛇,去反擊這些在關係裡剝削我、傷害我的人。可是我沒有,即使很痛,即使很難過。

  不是因為我修養甚好,更不是因為我神經大條。而是因為我深切知道,剝削別人不會有更好的結果。

  剝削別人,可以轉移心中的痛楚,圖得一時痛快,可是長遠下來,只是把「受害者」這個角色演得稱職又熟練,然後把悲劇活成了我的這一生。」

 

【讀書筆記】

如果從小生活在一個充滿愛和友善的環境,我們會比較知道甚麼是對自己好的,哪些是不好的?但絕大多數的人,未必成長過程都很順遂,甚至長期待在不受尊重的環境裡,加上身邊的人說服自己「我是為你好」,而陷入一種兩難,一方面內心感到不悅,一方面又安慰自己、替對方找理由,可能是因為無法面對一個人的孤單,或是害怕失去對方,於是把自己困在一個不健康的關係或環境裡。

我們接收到關於「家庭」的樣貌,從小別人說家庭是最安全的地方,然而實際訪問很多朋友後,發現家庭經常伴隨著「以愛之名的情緒勒索」缺愛的爸媽試圖從孩子身上索取愛,運用各種方式包裝內在的匱乏感,若長期受到剝削的孩子沒有自覺,便會在其他關係裡複製家庭模式,繼續扮演著虐待者和受虐待者的角色。

突破迴圈的開始在於看懂那些行為背後動機,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,知道自己想要、不想要甚麼,並且為自己的人生負責,重新拿回人生主導權,不是所有人都能生在快樂溫暖的環境,但每個人都有能力選擇自己的人生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布殼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